一是落实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深入企业开展劳动政策法规宣传,全县企业职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在全县各类企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评价活动,评价认定13个“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各企业共登记劳动合同 187户8570人,对100 家企业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办结劳动保障欠薪案件17 件,为210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428.43万元。依法受理仲裁案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51件51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审限内结案率为100%。
二是落实经济权益维护机制。在全县各企业中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平等协商工作,落实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和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推进交通、铁路、水利等行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行“先参保、再开工”,按项目缴费、工伤优先参保,充分保障广大从业人员工伤权益。涉及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建设领域建设项目在建项目参加工伤保险20个,参保1600人,参保率100%;新开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19个,参保3430人,参保率100%。
三是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加大社会保险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公告、QQ、微信和组织工作人员进企业宣传等方式加强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的宣传,切实保障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和职工真正享受社保降费带来的红利。2020年为429户企业9532人减轻负担603.64万元。
四是落实安全健康权益维护机制。认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玉磨铁路建设一线,开展“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健康护航玉磨铁军”为主题的“医疗服务到工地”活动。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永发水泥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4次724人,职业健康体检627人,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627人。全县99名在档困难职工中,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了86人,其中高血压4人、糖尿病6人、残疾人10人、普通人群66人,清理无法签约的13人。组织23名企业一线职工免费到省工人疗养院进行疗养。
五是落实困难职工精准解困脱困工作。围绕“两有五保障”的目标扎实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通过开展城市职工解困脱困“千个工会组织帮千户”工作,各帮扶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干部联系人作用、结对帮扶工作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在档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结对帮扶对象如期解困脱困。全县共脱困或注销困难职工620户,解困脱困率达100%,其中实施就业帮扶482户、住房帮扶79户、社会兜底保障530户、就学帮扶474人、社会保障543户、就医帮扶全覆盖。
(元江县总工会 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