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工”字初心,擦亮服务职工“金字招牌”
——新平县发挥工人文化宫作用服务职工群众
2024-03-22 10:26:43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推动职工服务阵地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新平县总工会不断探索工人文化宫服务职能建设方向,全力打造普惠性服务阵地,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功能作用,建设新时代职工文化生活“精神家园”。

一、强化政治功能,着力打造职工思想引领新高地

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充分发挥引领、教育、凝聚职工的政治功能,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厚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着力打造“中国梦·劳动美”系列文化品牌,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覆盖广的主题活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新平县工人文化宫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宣讲活动20场次,受众职工3500余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知识竞赛、知识问答3场次,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从中汲取团结奋斗的力量,增强夺取中国式现代化胜利的信心决心。

二、聚焦典型示范,着力打造“三种精神”教育基地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先进模范事迹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三种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召开劳模工匠宣讲座谈、环卫工人表彰大会,以28位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匠人才等先进人物为榜样,规划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墙,通过集中宣传展示的形式,使受教者在学习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五一”期间,通过工人文化宫开展“三种精神”宣传工作,播放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公益广告、入会公益广告,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激励着全县广大职工群众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三、紧扣素质提升,着力打造职工培训服务主阵地

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始终秉承“职工的学校和乐园”的办宫思路,坚持公益定位,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农民工)技能素质,稳定职工队伍。同时,设置心灵驿站,提供职工群众心理健康服务,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重大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理应急应对演练,保障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同时,为全县培育心理咨询人才。2023年,组织心理健康培训10场次,开展重大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暨心理应急应对演练1场次,受众职工群众5000余人;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取证)培训8场次,其中,专项能力证书取证培训2场、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培训6场,参训职工420人,取证职工395人,取证率达94%。

四、立足地域特色,着力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

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大力发挥职工文体活动设施和“工”字特色的综合体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职工文体活动。一年来,组织开展4.23阅读日、玫瑰书香分享会、职工演讲、家庭盆栽比赛、职工交友等文化体育活动40余场次;开展工会爱心托管服务2场次;开办瑜伽、吉他、国画、太极拳、动感单车、舞蹈等职工公益培训课程400余节,服务职工群众突破2万余人次;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闹元宵、送春联等主题鲜明的节日活动,充分利用文化宫文化艺术、体育技能的阵地优势,精准服务职工,更好地满足广大职工体育文化生活需求。

下一步,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体现职工文化特色,打造新兴活动品牌,提高服务团队质量,使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公益性突出、工会特色鲜明和深受职工群众欢迎的新时代“学校和乐园”。

(新平县总工会 张慧 杞中琪

玉溪市总工会 主办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玉溪市总工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4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