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总工会
首页 | 玉溪工会 | 工会要闻 | 领导讲话 | 工会文件 | 职工维权 | 创新发展 | 女工天地 | 财务经审 | 工运理论 | 时代风采 | 基层短波 | 教育活动
树匠心 育匠人 出精品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三)

2017-12-20 09:24:53   编辑:何亚

张春辉

张春辉:青春岁月创新不息

个人事迹简介:

张春辉,来自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他多年从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创新,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提升系统稳定水平。曾受邀参加国家水利部组织的水利行业标准《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系统设计导则》《小水电电网调度规程》和《农村水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规范》审查,取得2项个人实用新型专利、3项集体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获得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个人三等功表彰、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能手等多项荣誉,是玉溪供电局第一个个人国家专利的发明人,也是云南电网最年轻的国家专利的拥有者。

张春辉的个人信条是“要做就做最好”。2009年,他在从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检修时,利用2年时间完成了34座35kV及以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检修,填补了玉溪电网自动化专业检修的空白,解决了这些变电站遗留的诸多问题,为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发挥了有效作用,也为个人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1年,张春辉调任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组组长。在面临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故障频发的形势下,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万余条信息的数据库录入及核对工作,建设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编写了相关操作流程,降低了系统单机运行风险,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013年,张春辉结合玉溪供电局安全风险体系建设提升工作,主动查找不足,发布《自动化运行主要风险及重点工作》,编写《玉溪电网自动化系统一次接线图绘制规范》《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厂站调试表单》等标准,提升了自动化系统规范化水平,保持了玉溪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失灵次数、误遥控次数均为“0”的纪录。

张春辉主持开展“一种实用新型电力远动通道自动检测的研发”QC项目研究,成功研制出远动通道自动检测设备,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工检测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成果取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云南电网公司优秀专利三等奖、职工创新二等奖、云南省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三等奖。

张春辉主持开展“远动设备单串口全双工一对多实时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的串口一对多通信设备打破了传统串口技术的壁垒,实现厂站单串口同时与多个调度主站双向通信的功能,该项目获得玉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电网科技进步三等奖、优秀专利二等奖。

2015年,张春辉作为调度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开展“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多种防误校核手段,有效防止了电网倒闸误操作,避免造成电网事故、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该项目获得云南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自2012年起,张春辉带领的玉溪自动化专业连续五年跻身全省专业排名前三;2014年,他带领的班组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质量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授予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国优表彰;2016年,他带领的班组获得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集体通报表扬、玉溪市“巾帼文明岗”、云南电网公司“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鲁永红

鲁永红:让石头讲故事

个人事迹简介:

鲁永红,来自通海县鲁氏石坊。

他是通海远近闻名的石雕工艺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擅长雕刻滇南石狮、浮雕、石像和人物像。1997年为昆明市博物馆制作红砂石浮雕《滇王出巡图》,1999年为昆明世博园雕刻石雕《茶园》,同年为大理下关雕刻汉白玉圆雕《苍洱之源》《鹿角庄》。他致力于宣传通海石雕艺术文化,传承石雕技艺,培养后辈人才。

1990年初中毕业后,鲁永红一直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石雕。在家人的鼓励下,1995年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学习雕塑。通过系统学习,他大胆吸收国内名家的雕刻技法,技艺日趋成熟。2000年应建水政府之邀,为建水文庙设计制作龙抱柱12根。2006年,他进入庆梁石雕工艺厂从事石雕工作,担任设计师。

至今,鲁永红跨入石雕行业已二十余年,具备雕塑艺术所需的文化和美术素养,在当地石雕行业中享有很高知名度。经过多年精心钻研,他系统掌握了雕刻滇南石狮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具体的摆放场所,经过独特的构思,用窑泥和石膏雕制成石狮小样模型,再经翻模等过程,独立雕刻出客商需要的滇南石狮作品。经他设计、构思、雕刻的滇南石狮,布局协调、比例恰当、栩栩如生,雌雄狮子特征清晰,结构丰富,体态丰满而不失灵动,形象憨态可掬,洋溢着浓郁的滇南石狮风格。同时,他大胆临摹前人作品,汲取精华,并融入自己独特的风格,其雕刻技艺精湛,工艺水平精细,艺术风格淳厚,作品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近几年,鲁永红先后雕刻了20余对滇南石狮销往省内和东南亚国家,2012年他雕刻的一对滇南石狮销往老挝首都万象,2013年雕刻的8尊西方战神及2对麒麟销往缅甸。

2013年鲁永红参加昆明老街首届木石砖三雕竞技比赛,荣获石雕类一等奖;2014年他被玉溪市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滇南石狮代表传承人”;2014年9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被评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

2016年,鲁永红创立了自己的石雕品牌“鲁氏石坊”,他的作品有着艺术性和实用性,随着生活工艺用品类石雕日渐受欢迎,其作品市场日益开阔,走出了一条创业的路子。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鲁永红致力宣传和弘扬石雕艺术文化,面对各类采访,他详细讲解其作品的创作构思和雕刻技艺,进一步宣传通海石雕的技艺风格。面对年轻的学徒登门学艺,鲁永红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还进行一系列免费培训,只为培育出更多专业人才,把通海石雕行业做强做大。

潘绍华

潘绍华:潘氏龙窑的传承人

个人事迹简介:

潘绍华,来自江川区九溪镇大营社区大营村。

他是潘氏龙窑第五代传承人,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创新制陶工艺,将原来的土制龙窑改为砖土结合,极大地提升了龙窑的制作技艺和工艺。他曾参与完成玉溪市博物馆土陶烧制样板窑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工作。

潘绍华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制陶,整天跟泥打交道,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非常辛苦,他自己也曾经想过放弃。有一次父亲告诉他,制陶手艺是民间艺术,非同一般,从泥坯、拉坯、修坯、配釉、上釉、装窑、烧制等各个环节都是纯手工完成,只有学精了、学深了,才有发展前途。潘绍华深思父亲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只要自己坚持,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制陶,天天捏泥巴,慢慢喜欢并爱上了这项传统手艺,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最初的不成型、半成品,到后来只要心里一想,就能制作出来。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多年来潘绍华一直走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他多次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交流,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在学习制陶中,他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老手艺和现今的新工艺,不断研究探索,摸索出一套新的制陶工艺。潘绍华制作出来的陶制品款式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越精美,无论是色彩,还是器型搭配,都大大提升。目前,潘氏龙窑能够制作的产品已有1000多种。

潘绍华烧制的陶器从取窑泥到制作完成,需要72道工序,纯手工完成。潘氏龙窑烧制陶器采用柴烧,窑内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祖上遗留下来的龙窑每窑烧制出来的成品率只能达到85%左右。为了提高烧制成品率,潘绍华不断摸索探究,将原来的土制龙窑改为砖土结合,并严格把控烧制温度,使得每批龙窑的成品率达到了98%以上。

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和创新,潘绍华也有了很多想法,他希望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能够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到潘氏龙窑参观学习,他也毫无保留地一一传授经验。从最初的生活类陶制品,到精美的成套茶具、工艺品、家居装饰品和订制品,在潘绍华手把手的悉心教导下,目前潘氏龙窑已有2名学徒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产品制作。

潘绍华曾参与完成玉溪市博物馆土陶烧制样板窑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工作。2015年5月,他被授予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9月,在玉溪市陶瓷拉坯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7年8月,在云岭职工第十四届陶瓷工艺品成型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决赛入围奖。

汪海涛

汪海涛:七彩虹窑掌门人

个人事迹简介:

汪海涛,来自华宁七彩虹窑陶艺有限责任公司。

她是七彩虹窑陶艺公司创始人、陶瓷烧成工,致力于华宁陶纯天然原矿生物古釉各类工艺陶的研究、设计和制作,对华宁陶进行大胆创新。其陶艺作品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工美杯”精品评选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0多项,作品《孔雀蓝天釉花瓶——荷清玉莲》《陶瓷——七彩天目杯》获得2014年“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6年9月被玉溪市人民政府授予“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

汪海涛出生陶瓷世家,从小对华宁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幼便喜欢“玩泥巴”。2002年大专毕业后,她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进入华宁白塔山建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跟着母亲——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华宁陶第27代传承人李自轩学习制陶工艺。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刻苦钻研,掌握了祖传秘方制釉技术,不论是陶艺品设计制作、揉泥配料,还是烧成点化、雕刻上釉,样样精通,成为一名年轻的女陶艺传承人。

在熟练掌握陶艺技能后,汪海涛与丈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陶艺天地。夫妻俩于2011年12月创办了华宁七彩虹窑陶艺坊,2013年4月注册成立了华宁七彩虹窑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了6000平米的窑场厂房,并建有陶艺品展示厅。

汪海涛致力于华宁陶纯天然原矿生物古釉各类工艺陶的研究、设计和制作,她与丈夫及其团队在器形设计与釉色调配方面对华宁陶进行大胆创新,使其陶的釉色得到重大突破,在继承巩固华宁陶绿白、酱、素的釉色基础上,研发出原生物釉、翡翠绿(玻璃釉)、天目釉、金星釉、天青釉、豆青釉、茶叶末釉、孔雀蓝釉、紫金釉等多种独特靓丽的釉色,让华宁陶锦上添花,绽放出色彩斑斓的视觉与感观魅力,深受业内行家的推崇与青睐。汪海涛的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选用纯天然优质陶土为原材料,采用华宁当地优质矿石为釉色原料,经过上百道工序,制作工艺精湛细腻、美观大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七彩虹窑主要制作日常生活用陶、工艺陶、茶具、传统绿白釉花瓶等陶艺产品,年产各类陶艺品260万件,年产值1800万元,现已发展成为华宁最具规模的陶艺企业之一,产品远销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各国。

汪海涛的作品自然朴实、灵性飘逸,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2012至2017年,其陶艺作品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六届、第七届、第十一届“工美杯”精品评选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0多项。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陶艺作品《孔雀蓝天釉花瓶——荷清玉莲》《陶瓷——七彩天目杯》分别在第十五届和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6年9月,汪海涛被玉溪市人民政府授予“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

王效春

王效春:巧手妆枯木  醉心绘人生

个人事迹简介:

王效春,来自通海县聚艺轩根雕厂。

他是通海第一位省级木雕工艺大师,凭一颗热爱木雕艺术的痴心,巧手妆枯木、醉心绘人生。他潜心于木(根)雕艺术创作研究,博采众长,不断琢磨技艺,逐步形成了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在各类大赛、展览活动中夺得大奖。他言传身教传授技艺,弘扬工匠精神,让通海木雕技艺发扬光大。

枯木上,木头的自然皱褶如山形起伏,循着“山脉”,雕凿出一条古栈道,树木花鸟、古寺幽幽……2015年文博会上,王效春以《古栈春秋》《鸟语花香》《一生富贵》三件作品赢得评委一致赞誉,被授予云南木雕工艺大师,这也是通海第一位省级木雕工艺大师。

王效春生于通海木匠世家,自幼受父辈雕龙画凤的耳濡目染,匠心萌动,以临摹连环画为趣,将《三国》《水浒》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后来随父亲做房屋木窗雕刻,能够将飞禽走兽、花鸟草虫体现得栩栩如生。

2004年,王效春迷上了制作盆景,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根雕。最初他只是为朋友加工根雕,渐渐地,他的作品在构思立意上开始显现出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思考与创新,从国内不同流派的木雕技艺中汲取营养。他迷上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的作品,在创作中开始实践这种把雕刻艺术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风格。

多年的绘画技巧和对刻刀与生俱来的缘分,让王效春熟练地驾驭着刻刀,雕刻出自己对木头的感情:人像作品,无论是僧人还是老人,其形态与木根的自然纹路融为一体,形象刻画得非常精细,神形兼备、充满生气;另一类作品则似像非像,似是而非,很有禅意。王效春喜欢选用崖柏为材,这种树木极耐贫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扎根在悬崖峭壁上,耐腐性强,木质坚硬,香气清远、弥久不散。他依据材质的自然形状、天然纹理与自然本色进行创作,以展现根木自身的艺术魅力,敦厚质朴,不尚浮华。在创作根雕艺术品的同时,他也和越来越多的根雕艺人一样,呼吁根雕技艺和生态保护能够和谐发展。

王效春潜心于木(根)雕艺术创作研究,不断琢磨技艺,逐步形成了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在各类大赛、展览活动中夺得大奖。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其作品《笑迎八方》《仙山奇寿》分获银奖和铜奖。2015年,王效春被授予云南木雕工艺大师称号,成为通海第一位省级木雕工艺大师。2016年,他又被授予云南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在斩获多项殊荣之后,王效春积极承担起工艺大师的责任,将传承技艺摆到首位。他成立了工作室,以“名师带徒”的方式,吸收学徒开班培训,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木雕技艺的兴趣,发掘和培养传承人,使木(根)雕技艺得以传承。

杨从卫

杨从卫:坚守江川铜锅的手艺人

个人事迹简介:

杨从卫,来自江川区前卫镇后卫村。

他是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团体会员,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其作品曾多次获得铜艺工艺品大赛奖项。他勇于创新,不断提高铜器制作工艺,改进生产工具,率先使用“氧气焊接法”,使铜器焊接技术得以改进,钻研铜艺混接艺术,打破了传统铜艺单一色系的发展桎梏,致力于制作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铜艺精品,传承并发展江川铜艺文化。

高中毕业之后,杨从卫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铜”结缘,从事铜器加工与制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办起一个制作炊锅的铜器厂,他制作炊锅的手艺是从村里的铜器厂学的。在铜器厂里,杨从卫抡过大锤、做过铆钉、拉过风箱,制作炊锅所有的工序他都做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的铜器厂已不复存在,但杨从卫仍在坚持手工制作炊锅。

从初入门为了生计到如今的热爱,制作铜器已成为杨从卫热爱的职业。长年制作炊锅练就了他娴熟的手工技艺,也让他掌握了丰富的铜器制作方法和经验。杨从卫喜欢自己钻研,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铜器制作工艺,改进生产工具,改良生产技法,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益。经过他的手制作的“锅”和“壶”,造型独特,技法优良,美观大方,兼具较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杨从卫擅长铜器补接,在同行中率先使用“氧气焊接法”,这个大胆创新的方法,使得铜器的焊接技术得以改进,确保质量的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近两年,他又用心钻研了铜艺混接技术,运用独特的技法把不同颜色的铜料(红铜、黄铜)与金属银混接,一个铜器上不同颜色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彩虹色”,打破了传统铜艺单一色系的发展桎梏,由此发明了“情侣勺”,一经推出,供不应求。随后,他将此工艺运用于铜制饰品、工艺美术品的制作上,成品造型别致精美。这一技术是铜艺领域的一大创新和改革,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申请发明专利。

对自己的手艺,杨从卫自信无比,这份自信,来自于他多年娴熟的工艺和精良的技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他都可以自己设计并做出来,而一些复杂难做的东西,只要提供图纸,他也能制作。杨从卫打造的炊锅造型好看、制作精良,不少人慕名前来订货,产品甚至远销国内外。但由于家庭作坊式小量生产,制作一个炊锅耗时太长,他不得不推掉一些订单。如何把炊锅事业做大是杨从卫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心愿:创办一个制作炊锅的企业,让江川炊锅闻名天下。

从业以来,杨从卫广收门徒,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这些学徒出师之后不少都成为了江川铜艺行业里的佼佼者,也为江川铜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今年逾花甲的杨从卫依然还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坚持手工打造炊锅,他希望制作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铜艺精品,传承并发展江川铜艺文化。

(文/玉溪日报记者 谭兆厚 图片由玉溪市总工会提供)

【打印】【关闭

玉溪市总工会 主办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玉溪市总工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4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