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群团“联盟”在区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创新创业赋能、生态保护行动和社会治理创新等举措,助力江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赋能经济质效提升,谱写“星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群团“联盟”紧扣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为强劲引擎,搭建广阔平台、整合优势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功举办了“创客星云,筑梦江川”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吸引了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汇聚一堂,展示创新成果,碰撞思维火花。同时,承办了“人才聚力、电商赋能、共谋发展”电子商务主题沙龙,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经验,为电商行业发展指明方向。组织21名青年参与电商赋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为创业者提供广阔展示交流空间。组织超2000名有就业创业需求的职工群众,开展家政、互联网营销等多领域技能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针对残疾人开展9期培训,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实现153名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扶持13户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同时,积极推进九溪六十亩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和安化社区梦境彝乡观光体验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设施,配备科普资源,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助力科技普及。
二、助力生态环境改善,绘就“星云”碧水清新画卷
群团“联盟”锚定生态环境保护,凝聚各方力量,积极作为,守护星云湖生态安全。围绕星云湖治理,组织开展高原湖泊治理领域劳动竞赛,投入8.5万元,吸引28家单位、124个班组、2000余名职工参赛,通过竞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4家单位、6个班组、17名职工获表彰,树立了先进典型,激励更多人投身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多样化清洁活动,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巾帼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张家头、陈家头等村实现美丽蜕变,从曾经的脏乱差“后进村”转变为如今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美丽村”“幸福村”。这些村庄的成功转型,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全区建成25个“美丽庭院示范村”,选树9655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以点带面,助力“三区一城”美丽滨湖花园城建设,让江川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精耕基层社会治理,构建“星云”幸福家新愿景
群团“联盟”深入基层一线,聚焦群众需求,通过法治护航、爱心帮扶、权益维护等多种方式,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力构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新家园。开展“青春护航”等法治宣讲和专项行动,举办3场讲座,400余人参与,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册。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讲解,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展“三访、四察、五送”活动,深入了解困境儿童和家庭的实际需求,解决88件难题,调处23起婚姻家庭矛盾。健全“工会+多部门”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9次检查,解答40人次法律咨询。签订48份集体合同,覆盖91家企业、3590名职工。开展33场公益法律服务行动,覆盖1000余名职工;开展4次新就业形态群体维权宣讲,覆盖400余人,发放1900余份宣传资料。招募45名返乡大学生开设8个爱心暑托班,解决260余户家庭难题。发展儿童关爱救助基金,筹集5.4万元,精准救助158名“一老一小”,发放13.7万元。
四、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星云”好儿女新风貌
群团“联盟”立足时代需求,大力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展现江川儿女的时代新风貌。选树15名“星云工匠”,推荐16名“玉溪工匠”,宣传劳模(工匠)事迹,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以“致敬每一个奋斗中的‘她’”为主题,记录优秀女性事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通过短视频的方式,生动展现江川经济社会发展中,奋斗在“行政服务、技术技能、创新创业、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行业中的优秀女性的风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女性建功新时代。挖掘文艺资源,95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入展、表演),其中国家级28件、省级67件,提升江川文艺影响力。书协、音协、美协、作协、诗协、摄协等各协会会员积极创作,众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如书协杨洪伟行书《米芾书史二则》入选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音协杨文斌、普海兰等5位会员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节文化《小雅?鹿鸣》表演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江川的文化底蕴,还为江川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
江川区群团“联盟”将持续发挥优势,创新举措,为江川高质量发展贡献群团力量,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来源:江川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