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街街道: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打造高质量跨越发展新优势
2023-02-01 15:00:00

大营街街道位于红塔区西南部,总人口5万余人,面积133.53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素有“云南第一村” 、“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典范”、“中国西部小康之星”的美誉,曾获 “国家园林城镇”、“全国文明村镇”、“云南十大名镇”等殊荣。大营街的发展史,是一部饱含艰辛与拼搏、坚韧与执着、探索与创新的奋斗史。进入新时代,大营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街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坚持从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价值理念入手,着力建设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高技术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1bb6f81f8c8bd0659f1dbfcc347f9b2.jpg
一、党建领航推动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二十大精神为鼓舞,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融入党建“活水”,确保改革工作正确方向。一是始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路线图”“时间表”,从思想引领、制度安排、培训体系、发展通道、权益维护、支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健全的工作体系,为产业工人发挥骨干作用提供政治保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实施“领头雁工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总支委员担任集体企业一把手,确保党工委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部署能够经由社区党组织迅速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职工。三是始终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小微企业中发展工人党员,重点发展生产一线工人、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工人入党,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导向。现有企业工人党员823名,其中2022年新发展5名。
微信图片_20230201095206.jpg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尹冬梅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营街街道“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第五十二期专题学习.jpg
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第五十二期专题学习
大营街街道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工作会.JPG
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工作会
二、产业发展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幸福小镇。一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街道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昆玉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集文化、生产、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创新园,集个性化、智能化、医养结合的医养大健康产业园。目前,街道已形成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大健康、卷烟配套、金属制品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区域内有重点企业71个,规上企业48个。2021年,街道全部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27.54亿元。二是壮大产业工人对。伴随企业发展壮大,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街道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技能由低到高的转变,形成了一支年龄梯次、技能结构合理的职工队伍。街道现有产业工人7046人,各类技能人才5601人,其中,有高级职称、高级技师、高级工的高技能人才487人,中级职称722名,初级职称1078名,博士2名,硕士47名。

652c2a716bc1432ccaf920c6e449712.jpg
66fe6d01211ff9da5f7db3c4710b445.jpg
三、多措并举确保产业工人素质提升
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推进街道“三抓三保”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不遗余力调动产业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一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二是统筹院企合作资源。发挥“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优势,采取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方式,柔性引进博士后和教授级科研人员。建成4个省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台,组织实施11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发国家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23个,制定备案企业技术标准7项,取得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外观专利授权86项。三是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开展就业培训,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组织企业规范性培训及农民工技能引导性培训40期,4224人次受益,实现了农民—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在建设家乡的火热实践中施展才华、贡献才智,展现了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大营街街道消防安全知识培训.jpg
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映月潭温泉下半年安全生活技能培训(油锅着火).jpg
到映月潭温泉开展安全生活技能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水松纸厂).jpg
到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四、改革创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潜在人才、引进紧缺人才,为发展注入动力。一是推动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团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在提升工作效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营街现有云岭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玉溪工匠工作室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6个、技师工作站1个。二是改革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培养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的五个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造就人才的制度。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传授技能、实践攻关、创新创造作用,举办机械、电器、冶炼技术人才夜校,校企结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对愿学爱学的人才进行学历提升,建设人才梯队,构建合理的员工素质结构。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JPG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
新型学徒制产业工人培训班.JPG
新型学徒制产业工人培训班
水松纸厂叉车维护保养技能比赛.jpg
到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开展叉车维护保养技能比赛
五、健全制度实现产业工人权益维护
大营街严格落实产业工人权益维护机制,增进劳动关系和谐,促进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做活职工维权机制。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要求,联合街道综治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力量,成立劳动报酬维权组织,注重维护工人正当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大营街,100%的企业建立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100%的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二是做好职工权益维护。通过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为职工维权,2022年劳动人事争议报案涉及人员244名、涉及金额1744489.45元,调解成功率百分之百。三是做实职工保障服务。为企业2318名职工购买保险,通过节日慰问、春风活动、金秋助学、寒冬送暖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截止目前共使用帮扶资金28.61万元,帮扶困难职工273人次,传递党和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爱。
环城赛跑.jpg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与美丽玉溪共进”环城赛跑活动
立足新时代,聚力打造幸福小镇,扬帆领航的仍然是不断提升的党建,支撑发展的仍然是迈向高质量快车道的产业,助推发展的仍然是敬业奉献的产业工人。未来,大营街将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定力和能力,不断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篇文章书写好,真正让产业工人队伍成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

玉溪市总工会 主办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玉溪市总工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4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