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类人才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3.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二、第二类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入选者;
2.国家级人才计划杰出人才;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排名前3完成人;
4.曾承担以下项目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5.长江学者成就奖;
6.国医大师。
三、第三类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长期项目、外专项目入选者;
2.国家级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授、创新团队带头人;
4.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5.“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6.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7.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
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11.曾担任以下职务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1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排名前3完成人;
13.近3年担任过中国500强企业总部(申报年度排名)董事长(或总裁)、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首席质量官或同等职位的企业家;
14.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
15.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文华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常设性文艺类重要奖项的创作人员(排名前3名);
1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7.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18.云岭学者;
19.“兴滇人才奖”正奖获得者。
四、第四类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创业项目入选者:
2.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
5.“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6.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
7.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排名前3完成人;
8.担任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9.近3年担任过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副董事长、副总裁、副总经理或总部直属一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
10.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11.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
1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13.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
14.中华技能大奖;
1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16.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17.中华农业英才奖;
18.全国名中医;
19中国专利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
20.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的排名前3完成人;
22.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的排名前3完成人。
五、第五类人才
1.“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
3.全国技术能手;
4.全国模范教师;
5.中国青年科技奖;
6.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的排名前3完成人;
7.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的排名前3完成人;
8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排名前3完成人;
9.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高端外国专家、产业创新人才、教学名师、名医、首席技师、文化名家专项入选者;
10.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1.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六、第六类人才
1.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
2.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
3.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近5年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5.近5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
6.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奖项目排名前3完成人;
7.近5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出站留(来)我市工作的博士后;
8.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入选者;
9.获得“双一流”高校、国内外科研机构或国际排名前200高校(QS、THE、U.S.News、ARWU)全日制博士学位人员。
七、第七类人才
1.获得省级“技能大奖”和“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
2.获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3.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人员;
4.获得全日制高校博士学位人员;
5.获得“双一流”高校、国内外科研机构或国际排名前200高校(QS、THE、U.S.News、ARWU)全日制硕士学位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