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玉溪市涌现出了以华宁县柑橘、澄江市蓝莓、新平县甜橙、元江县芒果等为代表的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在柑橘、蓝莓等水果集中上市期,相关产业对采果工人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华宁县为例,每年7月至11月柑桔上市季节,因本地劳动力资源不足,周边县(区)近8000余人涌入华宁县盘溪镇、华溪镇、通红甸乡从事柑橘采摘。
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玉溪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出台并实施《玉溪市关于加强采果工队伍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玉溪市2024年采果工队伍建设工作计划》,到2024年底,初步建成一支规模数量、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县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全年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辐射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全域的“采果工”队伍,基本实现从季节性务工到稳定性就业的转变。到2025年,玉溪市采果工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支覆盖全市重点农业产业采果工队伍,实现季节性务工到专业化全年稳定就业的转变。到2030年,采果工队伍结构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行动更加快捷、采果水平显著提升,采果能力能够满足玉溪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实现覆盖全域、辐射全省的队伍建设要求。
围绕这一目标,玉溪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促进采果工队伍技能化、职业化,变零活打工者为专业化产业工人。一是建立“采果工”信息资源库。在各县(市、区)成立工作专班,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力量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摸排,掌握特色农业产业的用工需求规模、用工周期、工资价位和“采果工”地域、年龄、技能构成等情况,针对有较大规模用工需求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下同)和已从事果蔬种植、采摘、分选包装的务工人员,建立“采果工”供求两端信息资源库。二是广泛开展“采果工”招聘服务。统筹力量广泛收集华宁柑桔、澄江蓝莓、新平甜橙、元江芒果等县域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对“采果工”的用工数量、用工时段等需求。在202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系列招聘会、“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及其他各类招聘活动中,设立“采果工”招聘专区;市级在玉溪人才网开设“采果工”招聘专区,依托各级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发布“采果工”用工信息,加强“采果工”线上线下招聘服务。三是建立“采果工”技能培训工种清单。与县内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对接联系,以培训需求对接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开展特色农业产业“采果工”技能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全省补贴性培训工种目录,制定“采果工”技能技术培训工种需求清单,作为2024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制定“采果工”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标准。组织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深入走访调研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针对蓝莓、柑桔、甜橙、芒果、花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在种植、管理、采摘、分选、包装等环节的技能技术要求,研究编制技能培训实操教材(大纲)和考核标准,作为全市开展《云南省2023—2025年度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中培训合格类(农业生产类)果树种植及加工培训、果蔬产品包装培训、蔬菜作物种植及加工培训、花卉种植及加工培训、花卉采摘与包装培训等与“采果工”技能提升相近工种培训的统一的培训实操标准和考核标准,增强“采果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五是建设“采果工”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统筹各县(市、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力量,在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及管理人员中培养、选拔、组建一支“采果工”技能培训实操师资队伍,经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纳入师资库后开展培训教学。切实提高技能培训效果与特色农业实际生产对技能技术要求的结合度,增强采果工技能培训的实用效果。六是大力开展“采果工”技能技术培训。统筹人力资源机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针对性组织“采果工”人开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作物的种植、采摘、分选包装等技能技术培训。培训过程中,可结合培训对象生产岗位实际,通过“以工代训”强化实操培训效果,提升“采果工”队伍的实际技能水平,着力培育建设技能型、专业化“采果工”队伍。其中,澄江市、华宁县、新平县、元江县等重点县(市),“采果工”技能培训人数不少于年度职业培训任务的20%。七是探索建立“采果工”群体参加工伤保险机制。积极探索“采果工”用工形式参加工伤保险的灵活性政策和实施路径,健全完善“采果工”群体工伤权益保障制度,降低人力资源机构和特色农业企业用工风险,促进“采果工”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八是初步建立稳定的“采果工”队伍。结合实际,建立“基地(企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务工人员”联动机制。与企业(合作社)开展用工合作,根据用工需求制定个性化用工解决方案,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对接劳务经纪人与务工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建设稳定的专业“采果工”队伍。结合蓝莓、柑桔、甜橙等特色水果上市时段,开展组织化错时、错峰性转移务工就业,在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和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