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华宁县总工会经审会服从服务于工会工作全局,按照依法审计、全面审计、严格审计的要求,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融入工会整体工作中,转变经审思维方式,创新经审工作模式,把整个工会经济活动置于经审工作的有效监督之中,在促进全县工会系统财务资产监督管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审工作有计划。每年年初向全县基层工会印发《华宁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华宁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年度审计计划》,及时部署年度经审工作,为顺利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
压实责任有实招。压实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责任是推动经审工作的关键和要害,华宁县总工会经审会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经审工作的四个会议体系,压实各级工会主席的经审领导责任。以各级工会主席为主要参会对象,经审会每年常态化召开经审动员部署会议、经审及财务培训会、经审问题反馈及整改工作会、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等四个会议,全面增强各级工会主席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业务意识,为全面完成年度经审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一是召开经审动员部署会议。华宁县总工会经审会制定经审工作方案后,及时召开年度经审动员部署会议,明确经审对象的职责任务和工会主席的领导责任,讲清经审的性质、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时限要求、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技巧、专项资金审计要求,并就近几年审计案例及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详细的讲解和交流。二是召开经审及财务培训会。为提高基层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经审和财务工作水平,加强工会经费的收支管理,筑牢内审“防火墙”,华宁县总工会经审每年定期举行经审及财务培训,让基层工会主席吃透政策,依法依规为干部职工谋福利。让基层工会主席和财务人员切实增加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培训针对《华宁县基层工会收支管理办法》进行解读,对编报《年度工会决算报告》及经审相关制度进行了详细培训,让与会人员就工会财务管理和经审工作进行交流讨论。三是召开经审反馈及整改工作会。通过召开会议,明确各级工会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审计意见书提出的问题,工会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整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纳入主席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对照问题落实具体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和任务清单,要按照时限要求有序推动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情况。审计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确保监督到位。审计报告抄送同级党组(党支部),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及时约谈主要负责人,纠正“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整改率100%。四是召开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为压实各级工会主席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华宁县总工会每年按时召开全县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县总工会经审会主任作情况通报,县总工会工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作廉政建设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工程和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让经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会贯通。坚持常抓不懈,党风廉政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以经审工作为重要抓手,抓严、抓细、抓实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还收看廉政警示片,用鲜活的案例再次给工会干部敲响廉政警钟。
审计方式有创新。本着两年内全覆盖审计原则,着力加强经费审计,强化监督职责。一是华宁县总工会审计采取聘请特约审计员和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参与的方式,审计阶段以第三方为主,整改回访以特约审计员为主,审计和整改两个阶段有序衔接;二是华宁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的规定和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一项完整合法的工会审计规范程序,具体为计划、方案、通知、承诺、问题底稿、建议意见、报告、征求意见、送达意见书、整改报告、回访核实11个务实管用的步骤和环节。形成了按科学环节推动、按法定时效推进的精准化操作。
审计回访有特点。华宁县总工会经审会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一是实行审计回访全覆盖、趁热打铁当年审计当年回访及时跟进。以2023年为审计回访为例,共审计57个单位,除10个未发现问题的单位外,其余47个单位均进行了现场回访。二是合力推进。联合县审计局、纪检组及县总工会财务和资产监督管理部组成经审回访组,以“回访+培训指导”模式,深入各基层工会对审计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实地审计回访。在回访中,与基层工会负责人、财务经审干部开展面对面工会财务、经审业务培训,有力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推动工会经费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笔经费的收支合法合规,做好做实工会经费审计“后半篇文章”。
(玉溪市华宁县总工会) |